矿业城市土地总体规划怎么修编
□ 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 康鸳鸯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常秋玲
河南省平顶山市国土资源局 孙愿强
矿业城市是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基础上兴起的,以消费一定数量的自然资源而赖以生存
发展的一种特殊城市类型,具有强烈的资源指向性。长期以来,矿业城市在中国工业化
和城市化进程中地位极为突出。但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矿业城市产生了大量土地塌陷
或被压占、环境恶化等问题,城市发展面临着资源储量枯竭和环境容量有限的两难境地
。国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已经启动,如何在修编中建立科学合理的战略思路
,打破矿业城市的发展对单一资源的依赖性,既保障矿业城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又能
够改善生态环境,是关系到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矿业城市土地利用和演化特征
长期以来,矿业城市建设中流行的“地上服从地下”观点忽略了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
客观规律,也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土地资源利用特点:
一是城镇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不合理。由于受资源储存条件及地质开采条件的制约,绝
大部分矿业城市是依山傍矿而建,城市空间布局较为分散。矿业开采、加工对资源依赖
的特殊性使城市内部布局也较为分散,为城市的集中发展和居民的交通、生活等带来诸
多不便。所以,矿业城市一般都是选取某些条件较好、位置适中的地段为点,集中规划
建设使之成为相对集中的中心生活区,并以一定的交通线连结起来,构成点状分布的城
镇群。这在宏观空间布局上呈现组团式的分散辐射状结构。这种结构下,城镇职能过于
重复,乡镇过多且扩张幅度较快,市政建设配套不够,公共服务功能不健全。此外,还
极易造就矿山污染,直接威胁城市环境,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是一段时期内耕地质量数量显著下降。矿业产业劳动密集的特点,导致人口和非农业
活动大量占用耕地,加上矿业开采对地表原状造成的破坏,矿业城市耕地数量急剧下降
。全国因采矿损毁土地累计达40万公顷,每年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中85%以上来自矿山
开采,现有固体废矿渣积存量高达60亿~70亿吨,其中仅煤矸石就有30多亿吨,形成煤
矸石山1500余座,占地5000公顷。
从典型的矿业城市平顶山市来看,全市近十年来净减少耕地1370多公顷。平顶山矿区自
投产到2001年,塌陷土地达8000公顷以上,仅在市郊境内形成的东西走向的狭长塌陷地
带长约31公里,南北宽约3.7公里,面积7470公顷。仅平煤集团所属各矿在开采过程中排
出的矸石已堆积30余座,占地91公顷,其中占用耕地近60公顷。长期的矿产开采导致了
地表水利设施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降低了土地尤其是耕地质量和土地收益,对区
域内农民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土地大面积毁坏造成农民失去劳动场所,剩余劳动力增
加,形成了社会问题。
矿业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战略思路
转变规划理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集约利用土地的意识
要进行规划理念创新,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理性发展的理念、弹性规划的理念、
动态规划的理念、开放的理念和集约利用的理念。要用科学的发展观、集约利用土地和
先进的规划理念指导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从而引导矿业城市未来十几年的
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协调矿产开采和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
落实国家政策,严格保护矿业城市有限的耕地和基本农田
预计到2010年我国将产煤75亿吨,因采矿塌陷破坏的耕地将达16万公顷。若基本农田比
例按80%计,其间将有12.67万公顷基本农田被破坏,矿业城市的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形势
极为严峻。在经济发展与土地供给矛盾进一步加剧的背景下,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应该继续实行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站在战略的高度,综合考虑和处理好保护和发
展的关系,严格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线,开展矿业用地与基本农田保护专题研究,切实发
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各业用地、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作用。
立足发展实际,与城市规划、矿产规划等相衔接
实践证明,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定位、城市现代化建设有重要作用。平顶山市新区功能
分区科学合理,市政设施配套齐全,环境清新优美,主要得益于规划的指导作用,从根
本上解决了老区布局混乱、工矿区与居民区混杂交错、交通不畅、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城市规划应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
,合理确定区域布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以促进
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城市规划、矿产规划、农业规划等其他规划都要在符合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对矿业城市来说,矿产规划理应考虑
基本农田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土地整理复垦的实际,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
地上”和“地下”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区域资源。
强化生态建设,发挥规划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
上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然考虑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把生态环
境改善作为土地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划定土地开发区域时,亦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
,对生态退耕、水土流失治理和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是,
随着后备资源的减少和建设占用土地的增加,生态建设目标在短期利益下不得不让步,
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形同虚设。在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要把土地利用与
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到国家生态安全的高度上来,树立科学的资源资产价值观。要进一步
深化对土地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并大力加强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和用途管制措施对生态
建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