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绩效项目政策绩效评估问答
一、事前绩效评估评什么?
各部门应对所有需新增列入当年预算的专项资金及重大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按照零基预算改革要求,以零为基点编制预算,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事前绩效评估要着重关注财政资金投向政府确定的重大政策、重要改革和重点项目,优先保障相关重点领域,注重项目全周期成本管理和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重点论证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以及财政支出有效性等。不能将已到期或视同到期(执行期超过三年)项目资金简单转换或延续,尽可能整合用途类似项目资金,严控小、散等零星项目。凡不符合要求的,事前绩效评估审核将不予通过。
二、立项必要性主要评估内容是什么?
主要评估项目立项依据是否充分,立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立项内容与宏观政策、行业政策、主管部门职能和规划是否密切相关;是否具有现实需求、需求是否迫切;是否有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或可持续性效益;预期人民群众是否满意等。若项目立项没有依据、不符合客观需求和发展需要等,则该项目不予立项。
三、投入经济性主要体现什么?
主要评估项目的产出成本计量,绩效目标与申请预算规模是否相匹配,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投入成本是否节约等。比如设备购置及维护类项目要关注是否能满足重大需求,购置后是否能达到预期使用效果,预算测算的单价是否符合市场标准,是否性价比较高,数量是否合理,申请的预算与购买的数量是否匹配,旧设备如何处理等等。
四、绩效目标合理性如何体现?
主要评估项目内容是否明确具体,是否有明确的绩效目标,绩效目标与预算申请规模是否相匹配;绩效目标是否与部门的中长期规划、年度工作目标相一致;产出和效果是否相关联,受益群体的定位是否准确,绩效目标与要解决的问题、现实需求是否匹配;绩效指标设置是否与政策和项目目标高度相关,是否细化、量化、可考核等。比如,旨在改善某地人居环境的项目设置“林业碳汇交易额”的指标意义就不大,该指标与改善人居环境的相关性较小,但设置“该地绿化率”就比较有价值。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的项目,要在项目设立前进行调整、完善。
五、怎么体现实施方案可行性?
主要评估项目预期效益的可实现程度,组织机构是否健全,职责分工是否明确;技术方案是否完整、先进、可行,有关的基础设施条件是否能够得以有效保障;各项业务和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技术规程、标准是否完善,是否可以得到有效执行;以前年度项目或类似项目是否顺利开展、取得预期效果等;中央、其他地方类似专项情况和借鉴意义。
六、怎么论证筹资合规性?
主要评估政策和项目筹措来源规范性,预算编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资金来源渠道是否明确,比如明确项目所需总投入是多少,资金来源情况如中央、省转移支付、本级财政出资、地方配套资金、自筹资金等,是否突破部门中期财政规划;各渠道资金到位时间、条件是否能够落实,资金来源涉及政府债务的,还应衡量债务合法性、偿还计划以及偿还能力等。
七、财政支出有效性应怎么评估?
主要评估财政政策和项目的公共属性,是否属于公共财政支持范围,是否导致其他领域或市场主体产出和效益的损失;根据财政支出事权划分是否属于省级财政支持的范围;政策和项目与已设立的专项资金、项目使用方向或者用途是否重叠或交叉;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是否科学合理,配套资金方式和承受能力是否保障有力。
八、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应注意哪些事项?
根据《关于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事前绩效评估。第三方机构主要包括社会咨询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社会组织或中介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事业单位等。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必须明确各方权利和责任,严格执行利益冲突回避制度,确保委托主体与预算绩效管理对象相分离;应当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的程序和要求,选取专业能力突出、机构管理规范、执业信誉较好的第三方机构;应当对第三方机构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加强付费管理和质量控制;应当尊重第三方机构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不得干预其独立、公正开展工作。所需经费原则上由委托方通过项目支出或公用经费解决。
九、事前绩效评估结果怎么应用?
事前绩效评估结果必须结论清晰,明确支持、部分支持和不支持的具体政策和项目。各部门应根据事前绩效评估结果,改进管理工作,调整和优化本部门预算支出结构。财政部门将严格审核评估结果并及时反馈给部门,同时将其作为项目立项、项目入库以及安排预算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对经评估建议不予支持的项目不予立项、不纳入预算安排,对重叠交叉、功能相近、碎片化项目予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