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适老模式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信息 > 灾害预警

石龙区七项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发布日期:2014-06-15         浏览次数:

石龙区国土局为确保汛期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采取七项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是全面排查。全面开展汛前排查,共动用排查车辆10余台(次),出动排查人员30余人,重点对石龙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中确定的36个地质灾害点、学校、人员密集区及有无新增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认真排查。同时,涂新地质灾害警示牌16块,新立7块,成立了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群测群防小组22个,进一步强化了群测群防网络建设。二是发布“两案”。结合实际,及早制定并发布了《石龙区201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统筹安排,科学部署。三是落实责任。对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实行领导挂点包片责任制,将地质灾害防治落实到点,责任到人。成立由25人组成的应急抢险小分队,并聘请省级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组成地质灾害处置专家组,开展经常性训练,购置帐篷、雨衣、胶鞋、铁锹等防灾物资,如遇险情,保证能够及时出击,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四是强化培训。邀请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相关人员、区四个办事处主管人员、各村、组的群测群防员50多人组织了地质灾害防治培训会,聘请省地质环境院专家授课,就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等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进一步提高了基层人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五是加强监测。运用GPS在线安全监测系统,每15钞钟对青草岭山体裂缝地质灾害情况监测一次,提高现代化监测水平。同时,开通汛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短信平台,结合气象和监测情况,向区领导、相关单位、各办事处、各村相关人员及时发送地质灾害险情防治预报,快速组织防灾避险。六是值班值守。实行汛期“双值班”制度,即日常值班和地质灾害值班,保证值班电话和值班人员的通讯24小时畅通,根据灾情速报的要求,及时上报灾情险情。七是搬迁安置。抓紧实施青草岭搬迁避让项目,现已运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近2100万元,对新建安置小区进行了地灾评估,建设安置房600套,已搬迁群众100余户,保障了群众生

                                         (石龙区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