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顶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
| 繁體 | 网站已支持ipv6
进入适老模式 无障碍阅读

2014年平顶山国土资源管理第四季度形势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2015-02-08

 省厅调控和监测处:

现将平顶山国土资源局第四季度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运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土地管理利用运行情况

(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扎实有效 

一是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年初,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层层签订年度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年度耕地保护各项工作任务下达到各县(市、区),各乡(镇、办事处),进一步落实了耕地保护职责。年中,开展“十二五”中期考核,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督导。强化基本农田管护。根据各县(市、区)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开展情况,联合市农业局制定全市基本农田划定验收方案,成立验收领导小组,对全市阶段性划定成果进行核查,及时查漏补缺,及时纠错整改,为全面完成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加大补充耕地指标入库。为积极完成市政府下达的1.8万亩补充耕地任务,不定期对各县(市)补充耕地项目区进行巡查,督促各县加大力度,尽快完成年度补充耕地任务。截止目前,全市共有10个批次补充耕地储备项目完成建设任务,新增耕地1.89万亩。项目全部验收后,可超额完成市政府年初下达的1.8万亩补充耕地任务。二是有序推进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一方面,加大新申报项目力度。截止目前,共成功申报新项目19个,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合法建设用地1276.4亩。实施完成后,可增加耕地4019.4亩,产生节余建设用地指标2292.9亩,预计可创造3亿元的财政收益。另一方面,开展整改“瘦身”活动。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统一安排部署,对全市已备案的71个试点项目开展清查、整改专项活动。目前,已对49个试点项目进行规划方案变更、核减规模,撤销试点项目5个。通过整改变更,现有的66个试点项目设置更加合理,操作性更强。项目完成后,预计可增加耕地1.9万亩,实现节余建设用地指标1.1万亩,解决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住宅18865套。三是加大土地规模整治力度。将土地规模整治项目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机结合,建立健全土地规模整治项目管理制度,严格工程进度与质量管理。全市在建10万亩规模整治项目4个,共涉及资金2.8亿元,建设规模26.38万亩。目前,2011年宝丰和叶县二期工程已完成县级自验,12月底前可完成项目的市级竣工验收,共完成投资1.83亿元,建设规模1万亩。宝丰三期、郏县和叶县已开工建设,计划明年完成建设任务。在实施项目的同时,积极向省厅申报舞钢八台项目入库备案,并向省财政争取到位鲁山和舞钢2个土地规模整治项目资金9588.7万元,建设规模8.31万亩。    

通过上述措施落实,全市耕地面积达到25.9572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21.5382万公顷,均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 

(二)实行年度计划用地指标管理“三部曲”

为保证高效合理用地,在市政府同意的基础上,实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 “三部曲”。即在用地指标分配使用中,前期,由发改委牵头,国土、住建、工信、水利、交通等相关部门参加,对全年拟上项目用地情况进行初审,向市政府统一提交年度项目用地计划。然后,由市政府结合省下达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召开相关部门参加会议,根据项目的必要性,确定项目是否上马。对于已确认的项目,按轻重缓急确定用地报批次序。最后,由我局进行组卷报批,以确保把有限的用地指标用在“刀刃”上。这项措施既足额保障了重点项目用地,又合理缩减了用地规模1000余亩,避免产生了新的闲置浪费,实现了用地“双赢”局面。

(三)坚持规划先行,在微调上作文章,在指标上求保障

我们抓住部分县(市)区进行土地规划评估的有利时机,对部分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微调,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同时,面对着用地指标收紧、用地政策越来越严格的严峻形势,我们不等不靠,紧盯政策变化,及时协调跟进,千方百计向上争取计划指标。年初,争取到位省下达我市用地计划指标10700亩,居历年之最。10月份,为充分保障年底前用地高峰,经不懈努力,又成功争取省预留用地指标1400亩。同时,利用好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政策,在省厅还未出台具体操作细则的情况下,先行先试,先走一步,起草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并全力督促各县(市、区)开展工作。预计年底能初步完成近2000亩的复垦任务。这2000亩工矿废弃地复垦后,可视为建设用地使用,且可以进行区位调整。不仅节省了用地指标,而且节省了报批经费,起码每亩节省费用4.8万元。

(四)狠抓土地收储,保障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用地

今年,土地收储工作是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委、市政府对此寄予厚望。截止目前,我们完成了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的修订及报批,报请市政府出台了《平顶山市土地储备工作实施办法》,规范了工作程序,市本级可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库土地共6677.49亩。多方筹集土地储备资金8.9亿元,按照市政府要求,专项拨付各区使用。经不懈努力,全市已完成土地储备35宗,面积3195亩。目前,根据市政府安排,在重点实施的17个1535亩拟储备土地项目中,已出让储备土地3宗,面积53亩,出让总价款约9189万元,土地纯收益约7330万元。年内计划再出让土地11宗,面积1568.13亩,收储成本54805万元,预计可产生土地收益272675万元。(其中,湛河生态控制区土地储备项目可挂牌出让土地5宗,面积1037.02亩,收储成本34440.7万元,预期收益79102.8096万元)。

(五)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严肃查处各类重大违法案件

一是全力推进土地卫片执法检查。超前谋划,及时上报市政府制订下发了《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2014年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全力以赴开展拆除整改工作。市政府先后对4个县(市、区)下发责令整改通知,并约谈了3个县(市、区)和9个乡(镇)办事处,要求各县(市、区)及时采取果断措施,排除一切干扰,在规定时间内必须查处整改拆除到位。目前,全市共立案查处违法占地案件242件,收缴罚没款709.89万元,没收地面建筑物面积46.77万平方米,拆除建筑物面积0.63万平方米,给予党政纪处分23人,移送公安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9人。针对32个矿产疑似违法图斑,逐宗逐项进行实地核实,对存在的问题全力整改,为打赢全市卫片执法攻坚战,实现“双零”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实现动态巡查常态化。努力推进执法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增加巡查频率,扩大巡查范围,加大巡查力度。共组织专项巡查15次,随即巡查38次,出动180人次,行程2.7万公里,通过巡查共发现土地违法线索23起,制止19起,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8万元。

三是严肃查处重大典型案件。对大案要案敢于碰硬,对顶风作案,硬起手腕,坚决予以严厉打击。针对个别县(市、区)发生的重大违法案件,及时向市政府进行汇报,第一时间明确了具体处理意见,开展大规模专项整治行动。针对高新区连片违法占用耕地的23家预制场问题和郏县违法占用66亩基本农田问题,因案施策,重拳出击,对其全部进行了拆除复耕,起到了“拆除一起,震慑一方”的良好效果。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运行情况

一是积极落实矿业权会审制度。完成网上采矿权会审22个,网上探矿权会审29个,按时回复率达100%。完成采矿权清理核查工作,共核查矿业权198个。

二是合法有序开展矿业权出让交易。上报省厅挂牌出让探矿权6个,成交价共计9890万元;规范市级矿业权交易,将矿业权交易活动纳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实施,保证了交易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

三是开展年度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年检工作。完成全市2013年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检查,应检矿山163个,实检163个,年检率达到100%。完成2013年度矿山资源储量动态检测备案,应检矿山185个,动检率达98.8%。

四是加大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力度。科学计费,规范征收,及时入库,截止目前,共征收入库矿产资源补偿费1.15亿元,其中:市本级征收入库6874.57万元,实现“双百”目标。

五是强力推进矿产执法专项行动。利用节假日,开展专项督查4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34件,取缔填封无证矿坑(点)30余处,炸毁非法开采点45处,驱散非法盗采人员400多人,收缴罚没款50.21万元,移送法院强制执行6宗,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人,行政拘留2人。

三、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就平顶山而言,前两年,我们为了保障发展,在用地指标方面可谓是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总算是不辱使命,基本保障了经济建设用地需求。今后,能用的政策、该挖的潜力已经很少了。我们做过一个先期估算,全市年度用地需求量大概在4万亩左右,而从今年开始,省下达和直接配备的计划指标每年只有在1万亩左右(全市纳入省级的重点项目仍由市里解决,指标相对不足),用地缺口很大。用地指标紧张的局面将直接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面临的严峻形势。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产业集聚区、湛河治理以及各行业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在一定时期内还将会大幅增长,而国家对耕地保护的政策又呈现从严、收紧的趋势。这“一增一紧”使土地需求与管理的矛盾更加尖锐,我们将面临“众人加油门,一人踩刹车”的被动局面,国土部门管理土地的压力越来越大。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保障发展更多地还是要通过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建设用地位移政策、集约挖潜等途径来缓解用地压力。

(二)用地粗放浪费问题依然突出。与东部发达地区甚至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粗放浪费严重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从土地利用状况看,有的产业集聚区用地粗放、新型农村社区违法用地问题已引起济南局的关注和批评。一方面,全社会全民求集约促转型思想尚未完全树立。我市经济发展要转型,用地理念也要随之转型。但一些地方科学发展理念不够牢固,求集约促转型的共识没有完全形成,影响了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深入推进。另一方面,通过前段时期的努力,虽然我市的征、供地率开始上升,但受控规覆盖面小、安置补偿困难、违法查处难等因素影响,目前在全省18个地市的最新排名中,我市仍处在下游。这将直接影响来年的用地计划指标,进而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

(三)耕地占补平衡难度增大。一方面后备资源不足和财政资金不足,使补充耕地项目难以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对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好的后备资源越来越少。在当前耕地占补平衡“占几等补几等、占优补优”的新要求下(如占水浇地必须补充水浇地),我市面临着库存水浇地指标不足的被动局面。 

 (四)土地综合整治和增减挂钩项目拆旧难问题突出。个别新型农村社区在建新区建成后,拆旧区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拆除到位,造成建设用地总量不减反增。同时,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拆旧复耕比例也很低,如果所涉及的县(市、区)不能真正重视起来,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拆旧复耕任务,一方面将面临被取消试点资格,暂停农用地转用审批的风险。另一方面,将形成新的违法占地,被约谈问责风险也会加大。

(五)土地执法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政策越来越严。从今年卫片政策可以看出,不仅取消了“6.30”政策(补办手续,拆除整改),而且又取消了“一户一宅”政策。甚至于原来不计入违法比例的,如国家、省级重点工程违法用地、保障性安居工程违法用地等,都要计入违法用地比例,加大了“问责”风险。另一方面,联合执法监管体系不完善。国土部门和法院、公安等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紧密,办法不多,政策研究的不透。国土资源警察大队的功效未能充分发挥,违法案件移送难、接收难、执行难的“老三难”问题未能真正改观。

 

[关闭本页]